【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3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史學●樟腦】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3-3-21 18:41: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史學●樟腦

 

清代臺灣重要特產。

 

是一種具有刺激性香氣的結晶物,以含有精油的樟木削片置於灶上加熱蒸餾而成,熬製過程稱為熬腦,業者稱為腦丁、腦戶。

 

臺灣與日本為主要樟腦產地,清末臺灣樟腦出口更躍居世界第一。

 

樟腦原來當做藥品,中醫以此治療風濕、疹癬等,西醫用來做內科用強心劑等。

 

也可用來驅蟲、製作煙火、香水、油漆穩定劑。

 

1889年(光緒15年)後曾被用為無煙火藥之原料,1890年以後被大量使用為合成塑膠塞璐珞(Celluloid)的原料,需求頗盛。

 

清末臺灣開港前,樟腦主要是軍工料匠伐木造船的副產物。

 

軍工匠首帶領小匠入山砍樹,做為兵船木料,為貼補匠首與小匠工資,官方授予匠首採集、專賣林產的特權,包括砍伐樟木、熬製販賣樟腦等,所產樟腦亦由軍工料館負責購售。

 

因樟腦利厚,故有「匠首之利在樟腦」之稱。

 

漢人移民為謀生計,偷越番界,私熬私銷謀利,官方禁不勝禁。

 

19世紀末葉,樟腦用途增加,需求量大增,外商紛紛來臺採購。

 

1861年(一說1863年),臺灣兵備道將樟腦改為官辦,原設於艋舺(今萬華)之軍工料館改為腦館,在新竹、後壠、大甲設立小館。

 

腦丁熬腦後,由腦館低價收購,再高價售予外商。

 

外商為避官方壟斷,往往私自入山採購。

 

1868年(同治7年)英商怡記洋行(Elles&Co.)商務員必麒麟(W.A.Pickering)私購大量樟腦,在梧棲港被鹿港同知截獲沒收,引起英國領事抗議,並出動軍艦,向安平開砲。

 

清廷為息事,裁撤樟腦官辦、賠償怡記損失。

 

1869年清廷訂定「樟腦章程」,規定凡領有護照外商,皆可入內山採買樟腦。

 

因外商多不遵章程先完納關稅半稅,1870年臺灣道黎兆棠在各重要路口設卡抽釐,此為臺灣抽收腦釐之始。

 

因伐木熬腦多在深山,腦丁受阻於生番情況嚴重,產量一度銳減。

 

劉銘傳任臺灣巡撫後,在林維源等建議下,1886年(光緒12年)收歸官方專賣,1887年於臺北設立腦務總局,重要產地設立分局。

 

凡欲入山熬腦者依腦灶數向撫墾局繳交防費,所熬樟腦由腦務局統一收購,再轉售於特許商人。

 

撫墾局並建立防勇,保護腦丁。

 

惟1890年又因外商私自購運樟腦被查獲沒收,向清廷抗議,取消專賣,腦務總局事務由磺務總局兼辦,合稱腦磺總局。

 

1893-1894年,臺灣樟腦的出口量分別為3萬3320擔與3萬9547擔,超越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樟腦供應地。

 

及至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實施樟腦專賣制度,樟腦年產量曾高達100多萬噸,是總督府重要的財政收入。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607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6 12:53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