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3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崇文總目〕】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4:36: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崇文總目〕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崇文總目〕66卷,宋王堯臣(1003-1058)、歐陽修(1007-1072)等撰。

 

堯臣字伯庸,應天府虞城人,天聖5年(1057)進士,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

 

卒諡文安,改文忠。

 

有文集不傳,〔宋史.卷292〕有傳。

 

修字永叔,自號醉翁、六一居士。

 

嘉祐間參知政事,後與王安石不合,以太子少師致仕。

 

著述甚富,編為〔歐陽文忠公全集〕。

 

曾參與修〔新唐書〕志、傳部分。

 

有家藏〔歐陽參政書目〕1卷。

 

宋太宗時建崇文院、分昭文、集賢、史館等六庫,有正副本書籍約80,000卷。

 

真宗時受榮王宮中火災波及,移焚餘書到崇文外院,經補寫徵集,仁宗時新作崇文院,分藏群書。

 

慶曆元年(1041)編成〔崇文總目〕,有書30,669卷。

 

是書目分類依四部,書前有總序,每類有小序,每書均有敘釋。

 

雖其論述學術源流,考訂各書著者、內容,或流於空泛,鄭樵因而有書有應釋有不應釋之批評。

 

然而〔別錄〕、〔古今書錄〕等解題書目,既已亡佚,則除佛家書目外,是書目便是今有傳本最早之解題書目,南宋晃公武、陳振孫等,既取法其體裁,又徵引其內容。

 

後代書籍散佚日甚,考北宋中葉以前書籍,更有賴於此目。

 

紹興12年(1142)用向子堅言,以〔唐藝文志〕、〔崇文總目〕所闕之書,注闕字於其下,付諸州軍照應蒐訪,於是當時便有一卷本之簡目,與66卷本原目並行。

 

宋元之際,原本亡佚。

 

清代修〔四庫全書〕時,自〔永樂大典〕中輯出,並參考〔歐陽公集〕、〔文獻通考〕等書,蒐輯排比,尚可得十之三四,分為12卷。

 

嘉慶初年,距〔四庫全書〕修成僅10多年,錢東垣等撰〔崇文總目輯釋〕,所得比四庫文多出數倍。

 

足見〔四庫全書〕並未能十得三四。

 

不過錢氏等雖曾參考四庫本,然對其中考訂文字,並未能充分利用。

 

而輯釋本其他疏失尚多,近人陳漢章有補正4卷。

 

〔崇文總目〕一卷本僅有鈔本流傳,但兩種輯本均據以排比。

 

然同一類中,順序每有出入,史部以後更甚。

 

四庫本今有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然無單行本。

 

錢氏輯釋本錢鑑於嘉慶4年(1799)初刊入〔汗筠齋叢書〕。

 

咸豐3年(1853)〔粵雅堂叢書〕復收入,校刊精審,屢經重印,最為通行。

 

陳漢章補正收入〔綴學堂叢稿〕初集,民國25年(1936)印行,則罕見傳本。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9 15:3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