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圖書資料室】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國立歷史博物館創建於民國44年(1955),隸屬於教育部,其創建以「加強民族精神教育、促進國民心理建設」為宗旨。
職責為「掌理歷史文物及美術品之採集、展覽和有關業務之研究、考訂等事宜。」
而研究組圖書室亦於同年成立。
該館研究組圖書室,屬專門性圖書室,其圖書蒐藏方向著重於歷史文物、藝術及工具書之採集,藏書萬餘冊、雜誌數十種。
但因館舍空間有限,使館藏圖書數量無法擴增,服務對象亦無法遍及一般民眾,只供館內同仁參考利用。
為加強文物研究,該館已成立文物專案研究小組,分為書畫、銅器、唐三彩、陶瓷、中國古錢幣、袍服刺繡、雕刻藝術、民俗文物、圖書資訊等10項,希望藉由館藏代表性文物所作之深入研究,以宏揚館藏文物的藝術價值。
而圖書室即針對研究之所需,逐步蒐集相關性資料,以配合研究工作之推展。
該館圖書室亦提供圖書之交換與贈送。
由於對中華文化之宣揚不遺餘力,凡各級學校、學術研究單位以及外交部、新聞局等各駐外單位、國內外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相關單位,基於宣揚國粹、促進文化交流之意旨來函索贈,皆竭盡所能提供並配合推廣。
民國80年進一步將圖書室合併資料室成為圖書資料室,除圖書之徵集、交換贈送外,亦加強藝術家資料之建檔和剪報資料的整理,使圖書室的功能更為彰顯,資源更為詳盡,發揮更大的教育功能。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