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96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陸心源(1834-189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3:54: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陸心源(1834-1894)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陸心源是清末著名的藏書家。

 

初字子稼,改字剛父,號存齋,晚年自稱潛園老人,浙江湖州歸安縣人。

 

生於道光14年(1834)10月16日,天資聰穎,5歲入私墊就學,即有異於一般的兒童,特別喜歡讀書。

 

13歲時,能讀通九經,20歲入縣學。

 

心源性喜法家管商的學術,也精於鄭玄、許慎的經學小學,對於清代的學者,特別推崇顧炎武而私淑之,喜歡研讀他的著作,所以將家中的大廳,署名為儀顧堂。

 

咸豐9年(1859),適逢皇帝三十整壽,舉行了一次恩科,心源考取了舉人。

 

第二年到京師去參加會試,不幸落第。

 

因為心源雖好讀書,長於詩古文辭,但不喜科舉之文。

 

於是南歸,行抵無錫時,遭逢捻匪,同船者多罹難,心源獨與友人鈕福海出奇計得脫。

 

此時各地動盪不安,盜賊如毛,心源於是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乃不再參加科舉應試,而以舉人身分出任公職。

 

同治元年(1862),引對赴京師,以知府銜分發粵東。

 

抵任後,適有王遇攀私刻關防一案,株連數十人,心源參與審判,昭雪甚眾。

 

同治2年,直隸總督劉長佑因直隸、山東、河南一帶的盜寇充斥,特奏請調心源赴直隸,督辦此三省接壤地區的剿賊事宜,凡軍需及善後諸事務,全部交由處理。

 

長佑以陸氏「才識精明,志行清直」上疏保薦,擢為道員。

 

3年,廣東總督毛鴻賓,巡撫郭嵩憲聯銜奏請,將心源仍調歸廣東,詔派為南韶連兵備道,於4年蒞任。

 

5年,廣東的督撫均已易人,毛鴻賓、郭嵩憲先後他調,總督由瑞麟繼任,巡撫為蔣益禮。

 

由於心源銳意改革吏弊,難免不得罪人,是年9月調高廉道。

 

心源在高廉道任上雖頗有政績,但終以與巡撫蔣益禮不合,而於6年奉旨開缺,召赴京師。

 

他的父親銘新,已先返歸安家鄉,抵家不久即遷疾,旋卒。

 

心源聞計星奔回籍,料理喪葬。

 

3年服闕,原有誓守墓園不出之意。

 

由於閩浙總督李鶴年拜疏請調心源來閩佐治,心源不得已,乃於12年起福建。

 

奉命管理軍政、洋務及稅釐通商諸局,又總辦海防事宜,旋奉署鹽法道。

 

心源在任,雖政績卓著,然為人所陷害,以鹽務加耗之罪名,部議奪職。

 

光緒3年(1877),因心源勸捐山西賑災,數至鉅萬,由直隸總督李鴻章,山西巡撫曾國荃會街上奏,始開復,賞還原銜。

 

心源辭職歸隱後,在歸安城東蓮花莊購得明萬曆御史朱鳳翔的廢園一書帶草堂,予以拓修,疏泉疊石,時植花木,名曰潛園。

 

心源自咸豐初年即開始購書,至光緒8牢時,他的藏書已有150,000冊之多。

 

於園中闢聒宋樓,專儲宋元版及名家批校本,另闢守先閣,以收明以後的普通本。

 

心源侍奉母親吳太夫人之暇,從事著述,整理藏書及校勘古籍。

 

後因直隸總督大學士李鴻章再保奏他,心源不得已,而於18年入京,皇帝召見於勤政殿,奏旨以道員交李鴻章差遣。

 

抵天津時,即感染痢疾。

 

南歸後,又左眼生翳,20年卒,享年61歲。

 

著有〔儀顧堂文集〕、〔儀顧堂題跋〕,〔皕宋樓藏書志〕,〔群書校補〕,〔宋史翼〕等凡18種,1,026卷,合署曰〔潛園總集〕。

 

考訂、校讎、賞鑑,陸氏均各有專著,他不僅是清末四大藏書家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學者。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10 06:00 , Processed in 0.37499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