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14 07:37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傳記●陳邦瞻】
陳邦瞻(西元?~一六二三年),字德遠,高安人。
萬曆二十年(一五九二)由進士入仕,天啟三年卒。
初官南京大理寺評事,歷南京吏部侍郎。
明代有兩京制度,南京雖設中央官,則為空銜。
後出為浙江參政,進福建按察使,又遷右布政使,改補河南,分理彰德諸府,開水田千頃,又建滏陽書院,集諸生講習,士民祠祀之。
當他出為地方官,有實權時,才能發揮抱負。
光宗即位,擢兵部右侍郎,總理兩廣軍務,兼巡撫廣東,曾討平黃祚胤之亂。
又鎮守海防,海寇林莘老等不能入侵。
熹宗即位,於天啟二年(一六二二)上奏朝政之弊四事,遭忤旨責罵。
不久又兼戶工二部侍郎,專理軍需。
天啟三年卒於官,死後詔贈尚書官銜。
邦瞻好學不倦,重氣節。
著有蓮華山房集,繼馮琦未完稿而成宋史紀事本末二十六卷,及著元史紀事本末二十七卷。
宋史紀事本末,述其在史學的成就。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袁樞義例…邦瞻能墨守不變,故銓敘頗有條理。…其書雖稍亞於樞,其尋繹之功,乃視樞為倍矣。…讀通鑑不可無袁樞之書;讚宋史者亦不可無此一編也。」
元史紀事本末,能使中國以史事為主的紀事本末著述,自上古戰國時到五代,再延伸到宋元時代。
(吳緝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