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72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通信協定】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7 03:52:4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通信協定

 

Protocol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通信協定是在電腦與電腦間或電腦與終端機間,為期資訊能順利傳遞所制定之一組規則。

 

二者間要彼此能順利通信,就必須對如何通信、通些什麼、何時通信等方面,訂出標準過程,藉以規範通信雙方之運作。

 

下面介紹通信協定中的一些重要功能:(一)分段(Segmentation)和組回(Reassembly):傳送之信息常須加以分段,每投大小不超過一定值,送到對方後再加以組回成原來的信息。

 

(二)加入控制資訊:控制資訊可包含地址、表示訊框(Frame)種類及其相關資訊、錯誤偵測用之訊框檢查序列(FrameCheckSequence,簡稱FCS)等。

 

(三)連接之控制:二者間通信可為無連接式(Connectionless),亦可連接式(Connection-Oriented),前者指二者間可不經事先協調而逕行通信,後者則需於二者間建立邏輯性通道,始可通信。

 

(四)流量控制(FlowControl):藉以避免發送端送出快而接收端來不及收,造成傳送之漏失。

 

(五)錯誤控制(ErrorControl):包括錯誤偵測和錯誤改正二部分,訊框檢查序列是常用的錯誤偵測技術,重送是常用的錯誤改正方法。

 

(六)同步(Synchronization):送收雙方有時需在某一狀態,例如開始、檢查點、終止等,此即稱為同步。

 

(七)編序(Sequencing):信息經分段後,各段均應加以編號,如此接收端可據以依次排列。

 

編序的方法按其流水號除以最大序列數所得之餘數得之。

 

(八)定址(Addressing):通信協定中要有定址的功能,使信息能自發送端傳送至接收端。

 

(九)多工(Multiplexing):為確保資源之有效利用,通道之共用十分重要,此功能稱為多工。

 

(十)其他服務:例如優先等級、服務度、安全等。

 

為使電腦通信有一標準定義之架構,國際標準組織(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forStandardization,簡稱ISO)制定了開放性系統連接(OpenSystemInterconnection,簡稱OSI)參考模式,共有7層:實體層(PhysicalLayer)、數據鏈路層(DataLinkLayer)、網路層(NetworkLayer)、傳遞層(TransportLayer)、會談層(SessionLayer)、表現層(PresentationLayer)、和應用層(ApplicationLayer),各層均陸續制定了許多重要的協定標準,以使不同廠牌、型號的電腦,均可容易地彼此通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9 11:08 , Processed in 0.140627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