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清莫友芝(1811-1871)撰。
友芝,字子偲,號郘亭(一作郘庭),晚號眲叟。
貴州獨山人。
道光11年(1831)舉人,先後入胡林翼,曾國藩幕府。
咸豐間,選取知縣,未就。
江南底定,遷妻子於金陵,南走江淮吳越間,遍交其魁儒碩彥。
友芝性寬和,喜談論,與人交無論貴賤,一接以禮。
而學術深湛,好治許、鄭之學。
與遵義鄭珍相友善,其詩作主學宋詩,亦與鄭珍齊名,為晚清宗宋派重要人物。
家貧嗜古,喜聚古籍珍本,藏書之所稱為影山草堂。
與藏書名家郁松年、丁日昌等交遊甚密,互相傳錄罕見珍祕;
又於太平天國期間,廣收江南故家所藏,以明清精刻、名家抄校之本為最富。
尤其藏有唐寫本〔說文解字〕木部殘卷,曾國藩嘆為「瑰奇之本」,並據以考正段、嚴二家校注之失,撰〔唐本說文木部箋異〕1卷。
藏弃既富,遂精版本目錄之學。
編有〔宋元舊本書經眼錄〕、〔持靜齋藏書紀要〕(丁日昌原藏)及本書等專著。
其他著作尚有:〔梁石記〕1卷、〔聲韻考略〕4卷、〔過庭碎錄〕12卷、〔樓萌譜注〕1卷、〔黔詩紀略〕32卷、〔郘亭詩抄〕6卷、〔遺文遺詩〕各8卷。
道光中,與鄭珍同撰〔遵義府志〕48卷,體例謹嚴、援證精確,時論以為可配〔水經注〕、〔華陽國志〕。
同治10年,卒於興化,年61。
次子莫繩孫,能謹守父書,然而已稍見亡佚。
抗戰初,日軍侵略貴州,藏書始星散無餘。
此書共16卷,卷1至卷3為經部,卷4至卷6為史部,卷7至卷11為子部,卷12至卷16為集部。
每部下之子目分類悉依四庫全書成例。
每書下列明所見各種版本,間附評語,如卷1之〔周易虞氏易9卷消息2卷〕。
其體例似邵懿辰〔四庫簡明目錄標注〕,而博採過之。
每書除版本外,又多記學術源流及書林掌故,如經部書類〔書說35卷〕,記呂祖謙門人刪潤原書之事。
集部別集類〔永嘉集12卷〕,記明張著之生平,可補史志之不足。
據書前小序,知是書原為莫氏之筆記,後由次子繩孫迻逢錄成書。
今所存者,有廣文書局影印同治癸酉(12年,1873)原刊本;
成文出版社影印國學扶輪社排印本。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