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朗舞】 TuoLangWu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民族舞蹈   舞名。   維吾爾族民間舞蹈。   又稱《多朗木卡姆》。   流行於新疆的阿瓦提、巴楚、麥蓋提、莎車等維吾爾族聚居區。   多朗,是維吾爾語,漢譯為群。   是古代居住在新疆塔里木沙漠邊緣地區維吾爾族人們的稱謂,又是人們對該地區的通稱。   他們所跳的舞蹈叫《多朗舞》。   為舞蹈伴奏的音樂,叫《多朗木卡姆》(木卡姆意為大型套曲)。   《多朗木卡姆》由五首樂曲組成,也是《多朗舞》的五個段落。   一、〈木卡姆〉:散板序曲悠揚的獨唱,只唱不舞。   二、〈切克特曼〉:節奏為6/8拍,是節奏平穩的慢板,眾人合唱,男女雙雙起舞。   三、〈賽乃姆〉:為4/4拍,中速的邊歌邊舞,互相對跳。   四、〈賽乃凱斯〉:2/4拍,速度逐漸轉快,節奏鮮明熱情奔放,眾人圍圈而舞。   五、〈賽勒瑪〉:2/4拍,快板歌舞。   表演者旋轉而舞,情緒激昂,最後為競技性的各自旋轉。   《多朗舞》的動作,主要是二步一滑沖接轉身旋轉,滑沖與膝部微顫是其主要特點,風格灑脫矯健。   伴奏樂器有:卡龍、多朗艾捷克、熱瓦普和手鼓等。   表演時,樂隊和伴唱者聚集一處。   伴唱者以多朗地區特有的男聲高八度演唱,高亢、豪邁,更增添了《多朗舞》的藝術特色。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