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砌末】
中國傳統戲曲舞臺上所應用的一切陳設裝飾及器物,統稱為「砌末」,簡寫作「切末」。
砌末一詞,在元雜劇即已有之。
其種類有:一、陳設類,桌椅、臺帳(大、小帳子)、布城、山石片等。
二、裝飾類:守舊(帳幕、門簾)、桌圍、椅披、椅墊等。
三、交通工具類:馬鞭、船槳、車旗、轎簾等。
四、兵器類:刀、槍、劍、戟等兵器,稱為「刀槍把子」,簡稱「把子」。
五、鑾儀類:各式旗、傘、儀仗等。
六、代表天候類:水旗、風旗、雲片等。
七、隨身用具類:扇子、拂塵、牙笏、手巾等。
八、常用器物類:文房四寶、燭臺、香爐、令箭、酒壺、酒杯、銀子、包袱、聖旨等。
九、特殊器物類:喜神(嬰兒)、人頭、人腿、假兵、織布機等。
十、形兒類:有「臉子」,即面具,如加官臉子、女鬼臉子等;
「殼子」,即傀儡頭形,如羅漢、壽星等;
「套子」,即全身套進特製的鬼神或動物形象,如魁星、雷公,或龍、虎、魚、蚌等,後者另稱為「形貌」。
常用砌末種類雖然有限,功用卻是多方面的。
除一般用作代表寶物,更兼具布景及空間轉換的功能,同時也可作為舞具。
在後臺,砌末為屬於旗包箱及把子箱的裝備。
又特製的砌末,稱為「彩頭」。
(牛川海)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26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