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十一 嬰兒門上 目720】
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黑睛為肝之竅。
瞳神又為腎之精華。
小兒目無精光,及白睛多黑精少者。
肝腎俱不足也。
地黃丸加鹿茸。
晝視通明。
夜視罔見者。
所稟陽氣衰弱。
遇夜陰盛則陽愈衰,故不能視也。
沖和養胃湯、煮肝散。
疳眼者。
因肝火濕熱上沖。
脾氣有虧,不能上升清氣,故生白翳。
睫閉不開。
眵淚如糊。
久而膿流。
遂至損目。
益氣聰明湯、決明雞肝散。
目閉不開者。
因乳食失節,或過服寒涼之藥。
使陽氣下陷,不能升舉。
補中益氣湯。
眼連札者。
肝經風熱也。
柴胡清肝散。
若目札面青。
食少體倦。
肝木克脾土也。
五味異功散加白芍、柴胡、生薑。
實者。
去參換赤芍加羌活、蠍梢。
若生下目黃壯熱。
大小便秘結。
乳食不思。
面赤眼閉者。
皆由在胎時。
感母熱毒所致。
兒服瀉黃散。
母服地黃丸。
若乳母膏粱積熱。
致兒目黃者。
母服清胃散。
若肢體面目爪甲皆黃。
小便如屋塵色者,難治。
余參眼目本門治之。
小兒誤跌,或打著頭腦受驚。
肝系受風。
致瞳神不正,名曰通睛。
宜石南散吹鼻。
內服牛黃平肝鎮驚藥。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