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醫通 卷九 雜門 諸中毒620】
一切毒中。
雖各因氣味而歸諸臟腑。
然必胃先受之,而後流及其臟也。
金匱云:凡煮藥飲汁以解毒者。
雖云救急。
不可熱飲。
諸毒病得熱更甚。
宜冷凍飲料之。
食自死六畜肉中毒。
燒大屎。
酒服力寸匕,或大豆煮汁飲數升,或水浸豆豉絞汁旋飲之。
食馬肝中毒。
以雄鼠屎二七粒為末。
水和日再服。
食馬肉中毒。
血洞下欲死。
以香豉、杏仁為散服之,或煮蘆根汁飲之。
食牛肉中毒。
野狼牙燒灰取方寸匕水服之。
食犬肉不消。
堅滿腹脹。
大渴如狂。
以杏仁一升。
合皮研煮。
分溫三服。
利下肉片大驗。
食漏脯中毒。
搗生韭汁服之。
生大豆汁亦得。
凡肉在器中。
密蓋不泄氣者。
謂之鬱肉。
食之傷人。
燒狗屎末方寸匕。
水調服之。
食毒箭射死鳥獸中毒。
以大豆煮汁及鹽服之。
食魚中毒。
面腫。
煩亂。
橘皮煮汁。
停冷服之。
食 多不消。
結為 病。
濃朴、大黃煮汁服之,或馬鞭草一味搗汁飲之,或薑搗汁飲之。
食 中毒。
以蘆根煮汁服之。
食蟹中毒。
以冬瓜汁服之,或紫蘇煮飲之。
食諸果中毒。
以豬骨燒灰服之。
食諸菌中毒,及食楓樹上菌而笑不止。
人糞汁飲之。
土漿亦可,或嚼生大豆吐之。
鉤吻與芹菜相似。
誤食殺人。
以薺 煮汁服之。
又甘草煮汁飲之。
通除諸毒藥。
中石藥毒。
白鴨屎、人乳解之。
中雄黃毒。
防己解之。
中砒毒者。
煩躁如狂。
心腹攪痛。
欲吐不吐。
羊血不拘多少灌之,或清油、糞清亦可。
切戒與酒。
火酒尤忌。
中巴豆毒者,其人大瀉,或吐煩渴。
急以黃連煎湯,或甘草湯冷凍飲料。
倉卒權飲冷水亦好。
忌食熱物。
並熱性藥物。
中斑蝥、芫青毒者。
吐逆不止。
急煎綠豆湯,或黑豆湯溫服。
豬膏、地漿、葵子汁並解之。
中大黃毒者。
泄瀉不止。
腹中寒痛。
先用薑湯熱飲。
次以理中湯理胃祛寒。
中大戟毒。
菖蒲解之。
中甘遂毒。
大豆煮汁服之。
中半夏、南星毒者,其人喉間麻痺。
急用薑汁細呷。
並飲甘草湯。
中躑躅毒。
梔子煮汁服之。
中野芋毒。
地漿、人糞汁解之。
中杏仁毒。
藍汁解之。
中芫花毒。
防己、防風、甘草、桂汁解之。
中野葛毒。
地漿解之。
中藜蘆毒。
蔥湯下咽便愈。
中射罔毒。
藍汁、大小豆汁、生羊血並解之。
中蜀椒毒。
人尿、地漿、冷水並解之。
中莨菪毒。
甘草、藍汁解之。
中川烏、附子毒者。
必煩悶。
唇裂血流。
頭重如斗。
急與生萊菔汁解之。
童便亦可。
次煎綠豆、黑豆湯。
二三沸即與冷服。
然不若甘草湯入腹即定。
誤服伏火丹砂中毒,則毒歸心臟,其舌灰黑脹大。
急宜童子小便飲之。
次以金汁及人中黃解之,或濃煮黑豆汁解之,或搗生綠豆汁解之,或生羊血,或磨犀角水並解之。
服風藥多汗。
悶亂不醒。
先以醋湯灌之。
次煎甘草湯。
同薑汁頓服。
夏秋間誤食停宿之物。
中有蜈蚣、蛇蟲等毒,則心腹膨悶。
雄黃磨水細飲。
玉樞丹磨服亦效。
蜀椒閉口者有毒。
誤食戟人咽喉。
氣欲絕。
急以地漿水解之。
六畜肝藏常有毒。
驢馬更甚。
自死者尤毒。
用豆豉以水浸。
絞取汁旋飲之。
馬嚙人,及 人。
毒腫熱痛作瘡。
馬鞭梢、鼠屎燒灰。
豬膏塗之。
馬嚙人陰。
卯脫出。
急令推入。
桑皮線縫。
研生烏雞肝塗上。
欲小便忍之。
牛馬嚙人,及馬骨刺傷人。
灶灰淋汁熱漬。
數易汁勿令瘡爛。
馬血入瘡中。
婦人月水,或人糞塗之。
剝死馬骨傷人。
毒攻欲死。
便取馬腸中屎塗之。
中河豚魚毒。
急取蘆根搗汁服之。
輕則清油多灌。
使毒物盡吐出,亦須遇時而愈,或橄欖搗自然汁。
甚則糞清灌之。
食鱉中毒。
乾薑、山楂煮汁飲之。
誤食蛇穴中蟹鱉。
令人頭旋目眩。
腹痛而死。
急磨玉樞丹救之。
凡蟹重一斤外者大毒。
食之殺人。
誤吞蜈蚣。
胸腹絞痛。
先飲生雞血。
須臾以清油灌吐,其蜈蚣滾在血中同出。
繼以雄黃細研。
水調服。
誤吞水蛭。
生雞血調黃土丸服自下,或以鹽梅水灌之則化。
中漆毒。
生蟹搗汁塗之。
治諸食中毒。
磨犀角汁飲之。
無不治也,或苦參酒煮服之。
解一切藥毒。
不問草石。
始覺便以蔥、豉、生麥門冬。
煮取汁服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