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八 乾薑附子湯 08】 [打印本頁]

作者: tan2818    時間: 2012-8-21 10:06
標題: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八 乾薑附子湯 08】

醫宗金鑑 刪補名醫方論 卷八 乾薑附子湯 08

 

 

乾薑附子湯 茯苓四逆湯。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乾薑 一兩 附子 去皮,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頓服。

 

茯苓四逆湯

 

傷寒厥而心下悸,發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茯苓四逆湯主之。

 

茯苓 六兩 人參 一兩 甘草 炙,一兩 乾薑 一兩 附子 生用,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註〕:

 

凡太陽病治不如法,汗後復下,或下後復汗,誤而又誤,變成壞病。

 

若其人陽盛而從熱化,則轉屬三陽,陽衰而從寒化,則繫在三陰。

 

此二湯所治之煩躁,皆壞病也。

 

煩燥雖六經俱有,而多見於太陽、少陰者,太陽為真陰之標,少陰為真陽之本也。

 

未經汗下而煩躁,多屬陽,其脈實大,其證渴熱,是煩為陽盛,躁為陰虛。

 

已經汗下而煩躁,多屬陰,其脈沉微,其證汗厥,是煩為陽虛,躁為陰極也。

 

夫先下後汗,於法為逆,外無大熱,內不渴嘔,似乎陰陽自和,而實妄汗亡陽,所以虛陽擾亂於陽分,故晝日煩躁不得眠,盛陰偏安於陰分,故夜而安靜。

 

脈沉微,是真陽將脫而煩躁也。

 

用乾薑、附子壯陽以配陰。

 

薑、附者,陽中陽也,生用則力更銳,不加甘草則勢更猛,是方比四逆為峻,救其相離,故當急也。

 

先汗後下,於法雖順,若病不解,厥悸仍然,驟增晝夜煩躁,似乎陰盛格陽,而實腎上凌心,皆因水不安其位,挾陰邪而上乘,是陽虛有水氣之煩躁也。

 

用茯苓君四逆,抑陰以伐水。

 

人參佐四逆,生氣而益陽。

 

參、苓君子也,兼調以甘草,比四逆為緩,陰陽不急,故當緩也。

 

一去甘草,一加參、苓,而緩急自別,仲景用方之妙如此。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