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傷寒論註 瓜蒂散方50】
瓜蒂 熬黃,一分 赤小豆 一分。
上二味,各別搗篩,為散已,合治之,取一錢匕,以香鼓一合,用熱湯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溫頓服之。
不吐者,少少加服,得快吐乃止。
諸亡血虛家,不可與瓜蒂散。
〔方解〕:
胸中者,清陽之府,諸邪入胸府,阻遏陽氣,不得宣達,以致胸滿痞硬,熱氣上衝,燥渴心煩,嗢嗢欲吐,脈數促者,此熱鬱結也。
胸滿痞硬,氣上衝咽喉不得息,手足寒冷,欲吐不能吐,脈遲緊者,此寒鬱結也。
凡胸中寒熱,與氣與飲鬱結為病,諒非汗下之法所能治,必得酸苦湧泄之品,因而越之,上焦得通,陽氣得復,痞硬可消,胸中可和也。
瓜蒂極苦,赤豆味酸,相須相益,能疏胸中實邪,為吐劑中第一品也。
而佐香豉汁合服者,藉穀氣以保胃氣也。
服之不吐,少少加服,得快吐即止者,恐傷胸中元氣也。
此方奏功之捷,勝於汗下,所謂汗、吐、下三大法也,今人不知仲景、子和之精義,置之不用,可勝惜哉,然諸亡血、虛家,胸中氣液已虧,不可輕與,特為申禁。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