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宗金鑑 傷寒論註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42】
太陽病,桂枝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之。
〔註〕:
此承上條,又言協熱利之脈促者,以別其治也。
太陽病桂枝證,宜以桂枝解肌,而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者,是誤下,遂協表熱陷入而利不止也。
若表未解,而脈緩無力,即有下利而喘之裏證,法當從桂枝人參湯以治利,或從桂枝加杏子厚朴湯,以治喘矣。
今下利不止,脈促有力,汗出而喘,表雖未解,而不惡寒,是熱已陷陽明,即有桂枝之表,亦當從葛根黃黃連湯主治也。
方中四倍葛根以為君,芩、連、甘草為之佐,其意專解陽明之肌表,兼清胃中之裏熱,此清解中,兼解表裏法也。
若脈沈遲,或脈微弱,則為裏寒且虛,又當用理中湯加桂枝矣。
於此可見上條之協熱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裏不解者,脈不微弱,必沈遲也。
〔按〕:
協熱利二證,以脈之陰陽分虛實,主治固當矣,然不可不辨其下利之黏穢、鴨溏,小便或白或赤,脈之有力、無力也。
〔集註〕:
成無己曰:病有汗出而喘者,謂自汗出而喘也,是邪氣外甚所致。
方有執曰:利與上條同。
喻昌曰:太陽病原無下法,當用桂枝解外,醫反下之,則邪熱之在太陽者,未傳陽明之表,已入陽明之裏,所以其脈促急,其汗外越,其熱上奔則喘,下奔則泄,故舍桂枝而用葛根,以專主陽明之表,加芩、連以清裏熱,則不治喘而喘止,不治利而利止。
汪琥曰:誤下虛其腸胃,為熱所乘,遂利不止,此非腸胃真虛證,乃胃有邪熱,下通於腸而作泄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liveupdate.wsky.ink/)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