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第二 傷寒狐惑病方四首39】
<b><P align=center><FONT size=5>【<FONT color=red>外台秘要 卷第二 傷寒狐惑病方四首39</FONT>】</FONT></P>
<P> </P>仲景傷寒論狐惑之病其氣如傷寒,嘿嘿但欲臥目瞑不得眠,起臥不安,蝕於喉咽者為惑,蝕於陰者為狐,狐惑之病並惡飲食,不欲聞飲食臭,其面乍赤乍黑乍白,蝕於上部其聲嗄,蝕於下部其咽乾,蝕於上部,瀉心湯主之,蝕於下部,苦參湯淹洗之,蝕於肛外者,雄黃熏之。
<P> </P>又瀉心湯,兼療下利不止,心中 堅而嘔,腸中鳴者方。
<P> </P>半夏(半升洗) 黃芩(三兩) 人參(三兩) 乾薑(三兩) 黃連(一兩) 甘草(四兩炙) 大棗(十二枚擘) 上七味切,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分服一升,日三服,忌豬肉冷水菘菜海藻羊肉餳。
<P> </P>(千金同出第六卷中) 又雄黃熏法,兼主 病。
<P> </P>雄黃一物研末,以兩筒瓦合之燒,以熏下部。
<P> </P>千金療狐惑,薰草黃連湯方。
<P> </P>黃連(四兩去皮) 薰草(四兩) 上二味切,以白漿一斗漬之一宿,煮取二升,去滓,分為二服,忌豬肉冷水。
<P> </P>(短劇同) 又其人脈數無熱微煩,嘿嘿但欲臥,汗出,得之三四日,眼赤如鳩眼者,得之七八日,其四 黃黑,能食者,膿已成也,療之方。
<P> </P>以赤小豆三升漬之,令生牙足復乾之加當歸三兩為末,漿水服方寸匕,日三。
<P> </P>(短劇同出第十卷中此本仲景方)凡病形不可炙,因火為邪,散走血脈,傷脈尚可,傷臟則劇,井輸穴腫,黃汁自出,經絡外爛,肉腐為癰膿,此為火疽,(七居反)醫所傷也,凡微數之脈,慎不可炙,因火為邪,即致煩逆,追虛逐實,血散脈中,火氣雖微,內攻有力,焦骨傷筋,血難復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