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 中醫治療多角度】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腕隧道症候群 中醫治療多角度</FONT>】</FONT></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2日電)腕隧道症候群是反覆使用手腕工作者的常見症狀,中醫師認為,可視個人體質,以針灸等多角度的治療方式加以改善。</STRONG></P>
<P><BR><STRONG>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中醫科主任何裕鈞表示,有些病人到門診時指稱手指有麻木疼痛,尤其半夜會因麻痛醒來,甚至騎車時症狀會更嚴重,手甩一甩會減輕酸麻感。</STRONG></P>
<P><BR><STRONG>何裕鈞指出,這些症狀很可能是支配大拇指動作與支配大拇指、食指、中指以及一部分無名指感覺的正中神經,在經過由腕骨與韌帶圍成的「腕隧道」受到壓迫而造成,被稱為是腕隧道症候群。</STRONG></P>
<P><BR><STRONG>他說,患者白天會因重複騎車催油門、用手洗衣等手腕動作而症狀加重;長期持續可能出現持物無力或手指精細動作遲鈍,甚至肌肉萎縮、感覺喪失等現象。</STRONG></P>
<P><BR><STRONG>何裕鈞指出,長期手持機械操作者、木工、打字員及家庭主婦等長期反覆使用手腕工作者是好發族群;女性發生比例比男性高,有些女性在懷孕後期也會出現。其他包括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風濕性關節炎、類澱粉沉積症等疾病容易在手腕部產生組織水腫現象,都可能造成腕隧道症候群。</STRONG></P>
<P><BR><STRONG>他說,初期症狀輕微者可以傳統針灸疏通手腕部經絡,部分因疾病或體質容易造成手腕部組織水腫者,可配合內服藥加強療效;嚴重者可以考慮以針刀直接鬆解韌帶,依個人體質與症狀程度不同採取多角度全方位治療,達到緩解壓迫的目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BR><STRONG>引用:</STRONG><A href="http://history.n.yam.com/cna/healthy/20140322/20140322184422.html"><STRONG>http://history.n.yam.com/cna/healthy/20140322/20140322184422.html</STRONG></A></P>
<P> </P>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