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矢內原忠雄】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史學●矢內原忠雄</FONT>】</FONT></STRONG></P> <P><STRONG>(1893年1月27日~1961年12月25日)日本經濟學者、東京大學總長。</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日本愛媛縣越智郡富田村出生,1905年(明治38年)就讀神戶中學,1910年進入第一高等學校,選擇「一部甲類(英法科)」學科。</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入學後參加內村鑑三舉辦的聖經研究會,成為終生堅持無教會主義的基督教信仰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13年(大正2年)9月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科,後奉派轉入轉入政治學科。</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20年3月任東京帝大新設經濟學部助教授,並被命令至歐美留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23年回日本,升任教授,10月起擔任東大「殖民政策」講座。</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學術成就表現在「殖民及殖民政策的理論研究」及「各個殖民地的實證研究」兩方面。</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理論研究以《殖民及殖民政策》與《人口問題》(1928年)為代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實證研究以《帝國主義下的臺灣》(1929年)、《滿州問題》(1934年)、《南洋群島的研究》(1935年)、《帝國主義下的印度》(1937年)為代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27年(昭和2年),在臺灣進行現地調查研究後,將講義發表於《國家學會雜誌》與《經濟學論集》,由岩波書店刊行《帝國主義下的臺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書是根據與臺灣人交往的旅行調查為基礎而撰寫,卻被臺灣總督府以違反「臺灣出版規則」禁止發行。</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23-1937年擔任「殖民政策」講座,1937年因批判日本政府對中國發動戰爭的政策,被迫辭去東京帝大教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1945年11月復職,並於1949年擔任新設的教養學部首任學部長,1951-1957年任東京大學總長。</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此外,創立日本國際經濟學會,任第一任會長,為戰後日本社會再出發而努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P>
<P><STRONG></STRONG> </P><strong>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827</strong>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