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圖書館建築】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圖書出版●圖書館建築</FONT>】</FONT></STRONG></P> <P><STRONG>圖書館建築受制於許多因素,要者如經費、使用方式及圖書形式。</STRONG></P><P><STRONG></STRONG> </P>
<P><STRONG>經費各館不同,總之要以有限之預算發揮其最大之效能。</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一、就使用方式言:古代圖書是帝王貴族之珍藏,圖書象徵智慧及神聖,所以早期之圖書館是神殿式或紀念堂式的。</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後來圖書演變為多人使用,圖書館也變成大廳式的了,四周排書架,中間供閱覽,今日的參考室及閱覽室仍為此種方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近代印刷技術改良,圖書大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又把書庫和閱覽室分開,以增加容量,成為閉架式圖書館,直到三十年代才引起改革。</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二、就圖書形式言:從最早的甲骨片、竹帛、羊皮紙、線裝書,到今日之圖書形式及明日之可能形式-唱片、錄音帶、磁帶、微片、微捲等不同形式,因其收藏和使用方式之差異,自然影響到圖書館建築之形式。</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三、圖書館建築必須顧及之要素:(一)服務對象、目的及方式,(二)個別情況及需要,(三)容量及發展,(四)經費預算,(五)開架及閉架,(六)空氣光線調節,(七)專科閱覽室,(八)未來圖書館自動化之可能,(九)廣徵有關人員意見。</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張樹三)</STRONG></P>
<P><STRONG></STRONG> </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72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