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籍富 發表於 2012-12-6 09:28:33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批次作業】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中華百科全書●工學●批次作業</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批次作業,係指在某一時間內依據特定的目的蒐集之資料,配合人工作業之週期,以及電子計算機便用之時間,將該項資料分批送入電子計算機處理之謂。</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例如每月電費收費單、自來水之收費單,皆在每月固定之日期抄表,固定時間內送入電子計算機處理,並產生報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此種無需就某一用戶之資料立即處理,而採用整批處理,可節省時間與成本。</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批次作業由於資料量大、地區的分散,於是應用線上傳送之方式(線上作業,係指週邊機之操作,必須便用中央處理機之時間),將原始之資料轉送到電子計算機中心,以媒體的形式儲存,以在固定的時間內統一處理,此種作業,則謂之為遙控批次作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早期的計算機處理系統,是採取批次作業的方式進行的,這往往需要線外(所謂線外作業,係指週邊機之操作不使用中央處理機之時間。)</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依適當的次序整理資料檔。</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種累積式的整批作業方式,再加上有固定的期限,導致尖峰負載的情況,往往需要日夜趕工才能獲得所需的報表。</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當資料處理擴展成許多工廠或部門共同使用時,資料的收集和傳輸更形複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使用人工將各部門的資料和文件送到資料處理中心處理和分析,將延緩了計算機的操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此,自然而然的發展出使用電話或電傳打字設備來傳遞資料。</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鄭嘉武)</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03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華百科全書●工學●批次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