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特別班】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體育特別班</FONT>】</FONT></STRONG></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對於在學學生因為肢體殘障、體能不足或病患傷殘等不宜接受一般體育教學之學生,若有超過十人時,各級學校應成立體育特別班,並由校醫及體育教師輪流負責指導,使能藉體育活動矯正學生體能狀態,使其復健,進而鍛練身心,提高活力。</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依教育部相關法令規定,體育特別班教材項目可歸納為體育活動、球類活動、遊戲活動、韻律活動、水上活動及醫療體操活動等六大類。</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實際實施時應考量學生障礙狀態及能力差異,且對於現有的田徑、遊戲、球類及其他運動,應針對學生的能力酌情予以修改,使能適應學生之障礙。</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除學校體育教師實際教學及指導以外,體育特別班應商請復健醫生予以協助,並且應該和復健措施及醫療矯正等活動密切配合,若發現學生參與運動而障礙狀況反而有惡化情形者,應立即與醫師聯繫,並改進教學及指導方法。</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若經醫師診斷後認為不能接受運動技能學習之學生,亦可用墊上運動、上下輪椅、穿脫衣服等日常生活常用之動作,作為教學及考核項目。</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STRONG> </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