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碩 發表於 2012-11-20 06:35:17

【因果比較研究法】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因果比較研究法</FONT>】</FONT></STRONG></P>&nbsp;<P><STRONG>Causal-ComparativeResearch</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果比較研究法又稱「事後回溯研究法」(expostfactoresearch),或者稱為「解釋觀察研究法」。</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這種研究方法是一種有系統的實證探究方法,只是研究者不能直接控制獨立變項。</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為它的研究對象或事件,大都是已經發生過,或是正在進行中,其間的各種變項自始即不能被操縱或控制,只能從諸變項間推論存有的關係,而無法作直接的干預。</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在科學教育或行為科學的研究中採用因果比較研究法的時機如下:(1)對已經發生過事件,其間的各種變項已無法被操縱或控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如運用實驗研究法進行研究時,可能有些變項無法被操縱,或因操縱變項時將導致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而使實驗研究法受到限制。</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果比較研究法研究的資料來源包括:統計記錄(statisticalrecords)、個人的文件(personaldocuments)和大眾傳播的報導(masscommunication)。</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果比較研究法的實施步驟為:界定問題、相關文獻探討、提出研究假說、選擇適當的受試者與資料來源、選擇或編製蒐集資料的工具、確立分析資料所需的類別、建立資料蒐集技術的效度、最後是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解釋。</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因果比較研究法在理論基礎及實際應用上,有一些無可克服的限制:(1)無法像實驗研究設計對相關變項進行控制與操縱;</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2)在真實的世界中,現象或事件發生的原因是多元的,原因可能不只一個,而是由眾多的因素相互作用而成,且在某種情境的配合下,才會發生該結果,因此因果比較研究法常常難以確定相關的因素,是否已包括在進行的研究之中;</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3)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很難認定,研究的結果很容易發現變項之間具有相關性,卻難決定何者為因,何者是果;</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4)研究為了比較的目的,在事件發生後,依受試者的特性分成幾組,進行比較與測試,像這種分類的方式是模糊的、可變的,且經常會帶來問題。</STRONG></P>
<P><STRONG></STRONG>&nbsp;</P>
<P><STRONG></STRONG>&nbsp;</P>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因果比較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