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打造教具箱:歷史百寶箱】
<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5>【<FONT color=red>臺史博打造教具箱:歷史百寶箱</FONT>】</FONT></STRONG></P><P> </P>
<P><STRONG><SPAN>更新日期:<Q><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201">201</SPAN>0/08/11 02:51</Q></SPAN> 詹伯望/專題報導 </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中國時報【詹伯望/專題報導】</STRONG></P>
<P><BR><STRONG>最近臺史博舉辦「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特展,利用開設手工坊的機會製作了許多教材包;</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接著要推出的「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特展,臺史博也為此打造教具箱,做為教師的歷史教學資源,還要招募老師加以培訓,讓這些箱箱包包成為歷史教學的利器。</STRONG></P>
<P><BR><STRONG>甫結束第一站臺南市巡迴展的「異文化的相遇─臺灣的機會與選擇」特展,有一項頗受歡迎的手工活動,讓觀眾在臺南市社區大學藝術與美學學程的老師們帶領下輕鬆的發想創作,並進一步思考臺灣歷史的種種發展。</STRONG></P>
<P><BR><STRONG>這項有趣的活動,稱為「美麗的相遇─多元文化手工坊」,源自展覽所要傳達的「異文化相遇的挪用與轉化」的重要觀念。</STRONG></P>
<P><BR><STRONG>十七世紀後期開始,受到中國、日本、歐洲各國商人在臺灣頻繁貿易的影響,臺灣原住民逐漸改變原本以物易物或珠貝交易的方式,也開始使用銀幣;</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也有原住民以土地換取西方人帶來的布疋,例如荷蘭人當年即以十五疋cangan棉布向新港社買得土地,構築普羅民遮城。外來的貿易活動,影響了原住民的生活方式。</STRONG></P>
<P><BR><STRONG>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有時不見得純然是原住民的傳統生活遭受改變,而是外來的文化元素被吸納進入臺灣的原住民社會。</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例如西方的銀幣,不單只是作貨幣使用,原住民也把銀幣當作身體的裝飾物,與串珠等飾品融合使用。</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平埔族人也融合了異國元素及文化,學習漢人做新婚喜床裝飾的「劍帶」,改為原住民傳統的服飾。</STRONG></P>
<P><BR><STRONG>臺史博因此擷取了此一挪用轉化的特殊歷史,規劃設計了手工坊的推廣活動,獲得熱烈的迴響。</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譬如說,有金工專長的臺南市社區大學蘇小夢老師,就教大家利用錫條的熔融後灌模,製作手工藝品,讓學員們眼睛睜得好大,直呼太神奇了。</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其他還有邱郁文老師教手工捻繩、楊禮誠老師教琉璃珠飾品創作、吳明峰老師教環保框織畫等。</STRONG></P>
<P><BR><STRONG>公服組代理組長許秀雲說,這不只是做手工藝品而已,同時也是在傳遞歷史知識。</STRONG></P>
<P><STRONG></STRONG> </P>
<P><STRONG>每次舉辦展覽,他們都會藉此累積成果,好比說異文化相遇的手工坊辦完後,就可以做成一個個的教材包,隨時可以再用,現在更進一步進行DIY教材包的研發,讓民眾可以透過創作過程,認識臺灣歷史,預計年底可以累積到二十套。</STRONG></P>
<P><BR><STRONG>同樣的,在即將到來的「聞眾之聲-霧社事件八十周年」特展中,臺史博也與臺南大學合作,開發了一些教具箱,內裝原住民的文物,例如口簧琴、織布工具、紋面排針和老照片等,還打算召募老師加以培訓,「讓歷史和藝術人文的老師,可以學到不一樣的教法。」臺史博稱這種教具箱為「歷史百寶箱」,希望博物館資源能成為教師重要的教學資源。</STRONG></P>
<P> </P>
<P> </P>
<P>引用:<A href="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811/4/2av3s.html"><FONT color=#0000ff><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http">http</SPAN>://tw.news.yahoo.com/<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article">article</SPAN>/url/d/a/<SPAN class=t_tag href="tag.php?name=100">100</SPAN>811/4/2av3s.html</FONT></A></P>
頁:
[1]